1智能设备管理
设备连接与监控:为实验室设备配备智能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
远程操作与控制:支持对部分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的设备进行远程开关机、参数调整等操作。
设备维护管理: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历史、维修记录、保养计划等信息。
2实验流程自动化
实验预约与排程:提供在线实验预约系统,实验人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系统中选择实验设备、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等信息进行预约。
实验过程引导与监控: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通过电子实验记录系统为实验人员提供实验步骤的引导和提示,确保实验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同时,实时采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并记录在电子实验记录中。
实验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可直接导入到数据分析软件中进行实时分析,生成各种数据报表和图表,
3资源管理智能化
试剂与耗材管理:对实验试剂和耗材进行信息化管理,为每一种试剂和耗材贴上唯一的条形码或 RFID 标签,通过扫描设备实现出入库信息的快速登记和库存数量的实时更新。系统根据实验预约和消耗情况,自动计算试剂和耗材的库存水平,当库存低于预警阈值时,自动发出补货提醒。同时,提供库存查询功能,方便实验人员快速查找所需试剂和耗材的位置和数量信息,提高资源查找效率。
人员管理:建立实验室人员信息库,记录人员的基本信息、权限信息、培训记录等。根据人员的角色和权限,为其分配不同的实验资源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安全使用。
4环境监测与调控
环境参数监测:在实验室内部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环境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环境参数信息,如温度、湿度、PM2.5、甲醛浓度、光照强度等。通过管理平台展示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和历史变化曲线,方便管理人员了解实验室环境状况。
环境调控自动化:根据实验要求和人员舒适度需求,设置环境参数的目标值范围。当环境参数偏离目标值时,系统自动控制相关设备进行调节,如启动空调调节温度和湿度、开启新风系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照明设备亮度等。实现环境调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实验提供稳定、适宜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5安全管理一体化
视频监控与入侵检测:视频监控系统具备实时监控、录像存储、回放查询等功能,可对实验室的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追溯。同时,结合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实现入侵检测功能,当检测到有非法入侵行为时,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消防与电气安全监测:安装烟雾报警器、火灾报警器、电气火灾监控器等安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实验室的消防和电气安全状况。此外,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有效期,确保消防设备的可靠性。
安全培训与应急管理:建立实验室安全培训管理系统,为实验人员提供安全知识培训课程和考核机制。通过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数据管理与共享
数据采集与存储: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整合实验室各类设备运行数据、实验数据、环境数据、人员数据等,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和存储。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存储在数据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
数据共享与协作:搭建实验室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实验数据在实验室内部不同人员之间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共享与协作。设置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